close
20120809分享雜誌好文~ 爸爸的神奇教養魔力
- 2009-08
- 親子天下雜誌7期
- 作者:李宜蓁
![爸爸的神奇教養魔力 爸爸的神奇教養魔力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cw1.tw/CP/images/article/P1331105710689.jpg&width=300&height=200)
圖片來源:Chia-Hui Lin 提供
爸爸有哪些獨一無二、不可取代的教養魔力?忙碌爸爸又該怎麼融入孩子的生活?
精彩重點
父親的角色與樣貌因著時代流動,父親獨一無二的重要性愈來愈受到重視。以往講到家庭親職角色,幾乎直接跟母職劃上等號,父親在家裡是個「賺取麵包的人」(bread-winner),在情感給予和生活照顧面,父親的功能似乎不大。但研究一致指出,父親的角色從來都不是可有可無。
「我們的父親,不論在成長過程中是出席還是缺席,都在我們生命中扮演重大的角色。」《富爸爸不如好爸爸》作者、心理醫師大衛.史都(David Stoop)表示。
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教授張再明引述美國學者瑞蓓卡.歐尼爾(Rebecca O’Neill)針對無父家庭的長期研究表示,在父親缺席的家中成長的孩子,學業表現較差,輟學率高,人際關係較差,很早就交友但不擅長處理異性關係,反社會(暴力或吸毒)行為與離婚率偏高。而女孩未婚生子與嘗試同居者較多,有了家庭也不在乎父親的角色,形成無父的循環。這群無父的孩子讓美國付出高昂的社會成本。
《好個性勝過好成績》一書提及美國一項一九五○年起長期的父親研究發現,孩子若在五歲時有父親陪伴與照顧,長大後比無父的孩子更有同理心與慈悲心。甚至等研究對象到了四十一歲,他們的人際關係較好,婚姻較為持久而美滿,有自己的孩子,也和朋友有共同娛樂。
全站熱搜